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谢雨欣:克服病魔 追梦象牙塔

发布时间:2018-09-19  来源:  点击:

楚天快报记者胡梦思 通讯员戴孟廷

\

6岁时,一次突然的疼痛,让谢雨欣坠入疾病缠身的无尽深渊:患上“不死的癌症”,生活不能自理。家中贫困,但10多年间,母亲辗转多地带着她求医问药,她仍然坚持上学。如今,20岁的谢雨欣圆了大学梦,已是KY.COM大二的一名学生,母亲也跟着从随州来到襄阳陪读。近日,楚天快报记者前往该校,见到了这对母女。面对现状,她们乐观坚强。两人说,虽然得了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但不会放弃治病和读书,“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

6岁突然发病医院成第二个家

13日下午,谢雨欣正在宿舍看课本,看到楚天快报记者到来,她用手撑着床铺,缓慢挪动着站起来打招呼。虽然是20岁的年纪,但她看起来就像刚入初中的学生一般。“我没办法站直,身高只有1米3,体重也只有64斤。”谢雨欣大方介绍自己。她扯了下衣服转过身,只见她双手关节突出变形,前胸和后背各鼓起一个大包,所以努力站直也只能佝偻着腰、身体前倾。

原来,6岁时,谢雨欣突然感觉左脚踝关节剧痛,后来除了脸和脖子,身上起了许多疹子,又痒又难受。乡村医生怀疑是风湿病,建议到大医院治疗。母亲刘金芳带着她在随州、武汉辗转求医,最终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打针、服药治疗,病情仍不断恶化,小学6年级时,她的脊柱已明显变形。刘金芳回忆,每次发病时,女儿都疼到无法走路,还伴随着发高烧。有时疼得直叫喊,有一次喊道:“妈妈,快拿刀把我的腿削掉,不要了……”

说到这些,刘金芳眼眶湿润了,忍不住抹起眼泪来。她说,家在随州淅河镇的大山中,主要靠种地和孩子爸爸在工地打工维生,日子本就过得紧巴巴。自从女儿生病后,长期在医院治疗,家里越发困难。一开始在随州的医院治疗,后来转到武汉同济医院,还经人推荐到洪湖的专科医院看过。19岁以前,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医院住院一次,打针和吃药更是从未断过。有一年腊月发病了,一家人连年都是在医院过的。

母亲陪读14年从未放弃求学

发病时,谢雨欣正值上小学的年纪,在治病的同时,她也没耽误学业。由于生活不能自理且走路困难,加之学校离家远,为了好好上学,刘金芳在学校旁边租房陪读。

陪读的日子一晃就是14年,谢雨欣说,从来没想过放弃读书,有时双腿疼得无法走路,妈妈就背着自己去上学;勉强能走路时,妈妈就搀扶自己到教室。双手关节变形后,写字也变得困难起来,谢雨欣常常忍着疼痛,写一会儿,休息一会儿。为了完成学业,她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刘金芳说,女儿从来不说上学辛苦,一直要念书。一路过来,也有许多人不理解。大家说,孩子都这样了,为什么还要陪着上学?读书有啥用……甚至有人劝她放弃。但她始终觉得,自己生了孩子就要尽到责任,一定要让孩子上大学。“不管别人怎么说,因为我是她妈妈,我就得照顾她,让她上学”。

在母女俩的坚持下,去年谢雨欣如愿考入KY.COM投资专业,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校方得知情况后,为母女俩提供了一间教职工宿舍,还为刘金芳提供了一份校内保洁的工作。现在,刘金芳每天用自行车推着女儿去教学楼上课,再去打扫卫生,放学后接女儿回宿舍。在不断努力下,谢雨欣的专业成绩一直是班级前几名,她也成为学生励志的榜样。

活着就有希望盼寻治病良方

10多年间,谢雨欣发病常常情况危险。刘金芳坦言,医生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就是“不死的癌症”,终生无法治愈。有一年,在医院治疗很久都没有好转迹象,医生曾说“希望不是很大,情况不太好”,当时建议她带着谢雨欣回家,想去哪儿看看就去哪儿看看,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她说,医生的话是让自己接受最坏的结果,但没有治愈的希望也要治,“孩子是我生的,我不能放弃她!”

目前,谢雨欣的身体比小时候好了一点,这让刘金芳很是欣慰。而且上大学后,谢雨欣不仅学到专业知识,还学会了使用电脑,回家后帮乡卫生院整理电子档案资料,受到夸赞。刘金芳觉得,也许就会有奇迹发生,所以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

去年,谢雨欣再次前往武汉看病,骨科医生曾表示,如果要改变身形,需要对脊柱、髋关节、膝关节等进行手术,治疗费高达100多万,还需要承担风险。最后,家人商量决定听从康复科医生的建议,不手术矫正,选择康复治疗。

刘金芳说,家人一直在网上寻找康复和治疗的好医院、好医生,但网上信息混杂,不知道如何选择。也想带谢雨欣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医院看病,无奈费用太高不能成行。现在很希望能有专业的医生给予治疗建议,找到有效、对症的康复治疗方法。



上一条:高校举办中秋主题活动 大学生猜灯谜写祝福寄相思

下一条:说好普通话 迈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