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抗击疫情,建工学子在行动

2020-02-24 admin 点击:[]

今年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国内各个城市爆发,一时间,全国各地仿佛黑云压城,随着疫情迅速扩散,人人谈“疫”色变。随即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全国各地展开,社会各阶层人士都积极投入“抗疫”工作中来,我系也涌现了一批先进个人,部分党、团员学生在自己的家乡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参与抗疫一线,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体现出了很好的牺牲奉献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曹海源,男,土木工程1611班学生,共青团员,甘肃省张掖市人。

在疫情发生后,村里也积极采取了行动,村委会决定成立消毒队,对村子每周进行一次喷洒消毒。曹海源同学知道这个消息后,主动申请加入到张掖市乌江镇天乐村志愿者队伍当中,成为一名消毒员。

为认真完成好喷洒消毒工作,从1月27日起至今,曹海源同学每次任务前都早早地吃完早饭,来到村委会做准备工作,不仅要做好自身防护,还有安装消毒设备,配制消毒液等。准备工作做完以后,就背起三四十斤重的喷雾器工作起来。其主要负责天乐村的主要道路和居民分散居住地的消毒工作,工作中认真仔细地喷洒,不放过村里任何一个死角,每次累计喷洒消毒水5桶,每次背着喷雾器行走都在5公里以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希望我们大学生能够贡献出青春的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曹海源说。

罗伟,男,建筑工程技术1721班学生,共青团员,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何坝镇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省市县委领导下,凤冈县于2020年2月3日实行封城管理,各村组同步实施,静止一切外来人员入内,本小区人员必须持有由当地居委会签发的疫情防控临时通行证和身份证双证才能出小区。

管理规定实施以后,就需要人员在村里做宣传、登记、测体温、消毒等各种工作。全县各个机关共抽调近1000人参与义务执勤,罗伟同学也积极的报名参与其中。工作期间,一天为早、中、晚三班,一班两人,进行轮流值班,每班时间都在四个半小时到五个小时之间。每天背着便携式音响,播放着方言版的疫情防控录音,穿梭在村组道上,挨家挨户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致群众一封信、承诺书等,做到宣传动员不漏一户、全覆盖。为落实好公路卡口来往车辆检查情况,还要对经过卡口车辆人员测量体温、登记、劝返等,特别是遇到不理解的村民时,还需要耐心的劝导,并及时将公路卡口发现的可疑人员上报至镇领导。

冶富贵,男,建工1921班学生,团员,青海省民和县甘沟乡互助村人。

疫情爆发以后,全村上下都在为打赢防疫工作忙碌着,冶富贵和一个同学看到村子里当前的形势,有了自发组织村里大学生积极参加防疫志愿服务工作的想法,并得到了全村23名年龄相仿的大学生赞同。一开始,村里出于安全考虑,并没有同意这么多人这样干。在大家的一再请求下,并向乡村提交了按有23名同学指纹的防疫值班“请战书”后,才得到上面的批准,终于第一支属于大学生自发组织防疫值班的“青年先锋队”诞生了。

大家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本村人员出入登记、非本村人员劝返等工作,工作的时候条件很艰苦,搭着帐篷在村口值班。大家按照排班安排,24小时轮流在帐篷值班。到了晚上帐篷里没有灯,凌晨三点四点的时候,帐篷里很冷,志愿者被冻醒了,可是大家依旧坚持值班,热情的工作,严密控制着外来人员进入我村的“关口”。这支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在工作期间累计登记出入人员达529人次,劝返非本村人员达156人次,登记车辆达342辆之多。

柴明,男,工程管理1611班学生,团员,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人。

柴明同学家住武汉,处于疫区正中心的他也是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到恐惧,再到迷茫,直到全国各地的同胞们送来鼓励与支援,才意识到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2月3日,他突然在网上看到在江夏区黄家湖旁的雷神山医院急缺工程建设与安装人员,该同学想到自己是一名共青团员,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并且学的就是建筑工程的专业,在国家急需自己出一份力的时候,我应该冲锋在前,于是毅然报名参与到了雷神山建设当中,并与2月4日下午就踏上了征途。

大家知道,建设雷神山医院时间紧,任务重,来到工地第一个班就是晚班,从下午五点半到凌晨三点半,主要工作是组装室内的隔墙与门窗洞口,这个工作不是很难,但是由于工期紧,一个工作面里多个工种班组同时施工,所以工具少,供电紧张,而且由于工地比较大,人手不够,所以建设材料都是堆在外边的路边的,需要自己先去找材料搬到室内在进行组装,整个工作做起来非常的不轻松,但大家干起活来都很积极,我也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帮着工友们看图纸和找材料。

工作期间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晚上气温骤降,又下起了雨,整个人是又累又冷,但是每一个人都在坚持工作。期间由于多个班组共用一个配电箱,当多个切割机同时作业时就会出现跳闸的情况,大家就用手机打开手电筒继续干工作。所有人都在与时间赛跑,早一点建设好医院,就能让更多的病人早点得到救治,这估计是每一个工人的心愿,虽然我们的工作面临着种种困难和不便,但是我们都是想办法在克服,里面每一个工人也都是这样。

期间柴明同学在这连续工作五天,整个工地是三班倒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断施工,里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和志愿者们,大家都是在夜以继日的建设着雷神山医院,在我工作了五天左右医院基本完工,并交付使用两个病区,其也算是工作完成,考虑不给其他人带来传染的风险,柴明同学回家自行进行隔离观察。

虽然雷神山医院已经基本建设完毕,但是武汉疫情依然严峻,柴明同学想继续为武汉尽我的一份微薄之力,在网上看到武汉各个区都在招募青年志愿者,于是又在2月14日报名参加武汉市江夏区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但是可惜暂时没有非医务人员的岗位了。

郑雅丽,女,工程管理1711班学生,中共党员,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人。

在疫情处于关键时刻,四川省共青团向川内所有共青团员发起了紧急号召,让在川大学生主动去所属社区报道,积极投入疫情的防空工作。当我看到号召的那一刻,想着作为党员的自己更应当立刻响应号召,于是在2月14日向社区提交了申请,成为了社区的一名抗疫志愿者。2月15起日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主要负责社区劝导,劝导人们带上口罩,不要外出,以及进出社区的登记等工作。

在这次工作过程中,即使刮风下雨,寒风刺骨也没有让她退缩。在困难的时候,是入党誓词鼓舞了我,给了我力量,我告诉自己无论再难再辛苦,既然主动承担了这个责任,就要对这里的人负责,做好随时为人民群众牺牲一切的心理准备。

石文康,男,工程造价1611班学生,共青团员,江苏省连云港市人。

疫情爆发后,许多感染者和被感染者都会受到一定的心理创伤 ,因此心理援助也是非常重要的。医护人员已经在超负荷运转,赶赴前线的医护人员仍然有限,他们若得不到支持,日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会影响终身。武汉、湖北乃至将来的所有疫区都需要心理学的支持、支撑。

为了给全国疫区人员提供心理援助,微医集团迅速组建了志愿者团队,在网络上联合发起了“微心战疫”活动,石文康同学得知消息后积极报名参加,由于不符合心理咨询师的条件,只能报名参加了愿意支持管理的志愿者,负责录音转文案组工作,将专家的授课视音频,一句一句转换成文字材料,供大家学习,为抗疫工作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郭梦丽,女,工程造价1711班学生,预备党员,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人。

俗话说,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疫情爆发以后,村里同样采取了封城措施,郭梦丽同学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积极报名参与村志愿服务者,做出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选择。每天按时到村口执勤地点,顶着寒风,耐心的劝导出入村子的人员,为防止疫情扩大化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这些以外,还有土木工程1612班任泓沄同学,在抗疫期间,自发向湖北省红十字基金会捐款1000元。同时,该同学了解到武汉地区人民蔬菜保障有困难,于是和武汉的一位朋友一起准备为武汉捐赠白菜,由武汉的朋友办捐赠手续,自己在家(宜昌)联系菜农,从菜农手中收购白菜,目前已经联系到白菜约4到5吨,但是因宜昌也是灾区,白菜需要消毒后才可以捐赠,所以手续比较繁琐,目前正在努力办理中。

土木工程1711班董宁远,家里也是做建材生意的,疫情发生以后,襄阳为建设隔离收治医院,找到他家买材料。董宁远得知情况后,主动与家人一起,联系远在山东等地生意上的朋友,为医院的建设调集排水管等建材,这些材料中有的是免费提供,有的则是按照成本价出售,为襄阳市的抗疫工作做出了贡献。

土木1711班樊瑞实,主动加入到疫情防控志愿者行列,一次又一次的宣传、巡逻、解答、执勤,并主通过动捐钱捐物的方式,默默的为抗疫奉献着。

大难无情,人间有爱。相信有了这么热心同学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温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