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学校武装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武装部 >> 正文

女军人,不能被低估。

2019年03月11日 09:31  点击:[]

微博上一个纹身的深圳女兵火了。准确地说是一个拿了绿卡然后移民在美国当兵的中国姑娘。

24岁,美军空降兵,面容姣好大长腿儿,画风如下:

军旅成为她追逐人生极致体验的重要一站,既能打又能秀,粉丝遍全球,活脱脱一个美军移民征兵的形象代言。

撇开中美兵役制与文化差异不提,这样的硬核美少女还是挺有魅力的,对吧。

无论男兵还是女兵,对于女兵群体的现状,都不甚满意。

这其实是很奇怪的一种现象,要知道女兵的入伍筛选标准比男兵要严苛,考军校的分数线也多数要高于男兵。

可惜这种“高”标准仅仅停留在了入伍入学阶段。因为事实上,一旦入营,成为名副其实的女兵,她们,就陷入了“窗口化”“花瓶化”的魔咒。

如果与女兵同处过,你会发现,甚至有个别部队会把照顾女兵确保她们的“安全稳定”看得比训练成绩还要重要得多!

如果你的朋友圈里有女兵,你还会发现,她们外出和发朋友圈的频率,要远远低于男兵

为什么?

哪个女兵不希望像本文开头提到的硬核美少女一样,大方地秀一秀自己穿上帅气军装的美好年华?!

这种严苛地“照顾”何尝不是另一种歧视。

很多时候,我们谈起女兵来,仍然是把她们作为“窗口”或“形象”的定位,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兵”的概念。

再来说说北大女兵宋玺的故事吧。

剑客君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是海军陆战队射击成绩最好的女兵之一,阳光、帅气,一个我所能想象的女兵标准形象。

几个月后,她在舰队参加合唱表演时脱颖而出,作为文艺骨干和心理辅导员入选护航编队任务官兵名单。

再见到她时,她已经是媒体口中“首位执行护航任务的女特战队员”了。

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不是领导引导她走上“文艺路线”,她会不会凭借“武力”成为陆战队的硬核美少女?

而陆战队的男兵们,又会如何看待她通过“文艺路线”获得的成就?

如果她没有退伍而留在部队,会不会有更加理想化的成长路径?

谈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女士官群体的发展了。

有位女士官的家长曾跟剑客君坦言:对女儿的期望就是——考军校提干或者嫁军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部队女兵从入伍背景看,家庭大都较为殷实,入伍动机,相比男兵也更加多样化。

所以,很多兵龄较长的老同志吐槽起人姑娘来,总会极尽嘲讽之能事。

但是如今,随着女士官群体的多元化,中士、上士军衔的女兵已经越来越多,并开始逐步扎根主战岗位。

可是她们遇到的困扰并没有减少。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与男兵不同,女兵可能兵龄越长越不容易赢得认同。

个别岗位的领导,会私下里抗拒接收中士军衔以上的女兵,因为她们大都面临婚嫁、生娃,管理和指挥上都“不方便”。

所以,有些部队会出台各自的“土规定”,即延后女兵的结婚年龄。剑客君认识一位女兵,22岁从大学当兵,到中士军衔都快30了,还被单位以各种理由卡着不让结婚。

婚恋、生儿育女……等一系列女人到了适婚年龄必须面对的事,很大程度上阻断了很多女兵继续留队的渴求。

剑客君这些年关注了很多退役女兵的发展,她们有的回去继承家业,有的安置到居委会、机场安保,更多的是回去读书、考研、考公务员业、考司法干警,当然也有做微商,卖车卖衣服的。

真希望,在每个女兵的青春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硬核美少女的记忆。

女兵的成长进步,对于部队战斗力的提升有着巨大的意义,女兵并不需要通过赢得男兵去获取认同,她们只需要努力做最优秀的自己。

在高科技战争中,纤纤小手和聪慧的头脑同样也能鼓动风雷。

上一条:砥砺奋进 再创佳绩

下一条:专业训练2个月过去了,看新兵如何向合格战斗员转变